EZ看书网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繁体版 简体版
EZ看书网 > 风流大宋 > 第514章 廷论

第514章 廷论

接下来的两浙局势,开始了明显的利好变化。·微!趣?小¨税\ ¢罪′新/漳+结?哽~薪,筷·

两浙路经略安抚司正式宣布:南下浙闽海域进行海上扫荡的赵驷已经发回消息,他们完成了清除航线威胁的任务,正在回师路上,这样的话,不出多久时间,东南水师将会回到钱塘江口,整个江防将不再会有问题。

同步能够发售到京城的《江南时报》上刊载:来自常州、湖州、睦州及婺州等内陆州城,也派出了各自的禁军援军,正努力向杭州城集结,为了呼应这样利好的消息,新任的吕帅守还在杭州城内的校军场上亲自敲响了演兵的战鼓,主持了三场声势浩大的阅兵与操练仪式,用来展示杭州守军高昂的战斗意志。

在如此高明的软硬兼施的努力之下,围困杭州东城墙一线的靖难海盗们,在谈判桌上的口气也开始越来越软,尤其是他们因为通过前面的赎放俘虏,也赚足了好处,终于决定在沿海水师回到明州并彻底堵住他们的退路之前,赶紧撤兵。

与此同时,两浙路的报捷喜报并着几份弹章同时向京城飞速传去!

汴梁京城。

两浙路之事,在朝廷中却处于一种非常奇怪的外松内紧之状态:明面上,各位宰执重臣都十分默契地不把这件事情当作重点去关注。而事实上,中枢却已经明确:一旦有来自杭州的奏报,都会第一时间飞入宫中。

如今的赵佶已经开始担心起自己的龙椅是否还能坐得安稳了?

他在单独召见蔡京的时候,老谋深算的蔡司空则用“对方捕风捉影、己方切莫自乱阵脚”来劝导。但是现在随着时间的推进,至少在江浙这里,相信元符太子在世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在京城的酒肆茶馆角落,也开始有了不少议论着那场壬辰宫变的声音。

虽然开封府尹梁子美很是下了不少功夫,抓了不少私议此事的人。然而,当这些议论已经开始渗入到在京官员中后,各种企图禁言的努力也就收效甚微了。

这两三年来,赵佶深深地体会到做皇帝的乐趣、做皇帝的威严、以及做皇帝可以带来的各种快乐。而他也开始担心哪一天会失去这一切——而当年的那场宫变,唯一没有能够彻底解决的就是,下落不明的太子赵茂以及那个让他一想起来就会心慌的秦刚。

两浙路的这次海盗骚扰,在实际举动上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特别,但是却因为在他们自称名号中的“靖难”,给所有人带来了极大的不安与威胁。

黄昏的时候,宫里的人突然来到蔡京府上,虽然蔡府正在进行准确晚饭的时间,但是来人说:官家急召蔡相进宫入对。

“多半是两浙路回消息了吧?”蔡京摸了摸本来挺有胃口的肚子,嘴里小声嘀咕着,匆忙穿好朝服,扔下了正在准备中的一桌精致酒菜,急急忙忙地跟着宫使走了。

进入皇宫前便落了轿,蔡京正好遇上了同样也是刚刚被叫来的张康国、吴居厚、邓洵武以及何执中他们。蔡京自然是一边稳稳地踱着步,一边非常淡定地对其他各人的请安问好致以点头回礼。

大家都聚合到一起,正相互谦让着进入后宫的议事殿堂时,蔡京随口问了一声:“各位可知官家今天唤我们过来,是为了何事?”

“这个时间还能有何事?”张康国没好气地说道,“自然是两浙路那里又有了新的情况。如今两浙路的消息急报,不论时辰,都是立即直送入宫中御前的。”

众人刚开始议论,那边赵佶就已经过来了,大家连忙止声见礼。赵佶摆摆手,一边坐下一边说道:

“吕吉甫上任半月,在杭州城严防死守、调度得当,令围城海盗无隙可乘。?兰^兰¨文`学` ?首*发~只得被迫进行和议商谈。日前借助于沿海水师加防在即的利好条件,顺利赎回了被擒的宇文伯修以及一应官兵后,使得海盗被迫退兵!”

众人听了本都一片欣然,却是有点不太明白官家的烦恼从何而来,一直看到赵佶让身边的小黄门将一叠文书捧出交予下面的宰执们传阅,同时皱着眉头说道:

“这吕吉甫倒也是个做事之人,这一边在想法逼退海盗,一边就在整顿两浙路政事。所以这次的弹劾奏章倒是一口气送过来一大堆:最上面的是弹劾苏州应奉局应奉使朱勔,称其越权擅议组建毫无战力的水师船队。从而导致宇文伯修轻敌巡江,而且遇敌之后,竟然临阵脱逃,最终致使主帅被擒、江防失守,并直接导致了杭州城被贼寇逼临。”

“下面的那几份,有弹劾沿海水师不顾大局,擅自全军南下,实则中了海盗们的调虎离山之计;有弹劾两浙路漕司以及多州市舶司,说他们有勾结海盗、传递消息、欺行霸市之为;还有弹劾提点刑狱司的,具体各位细看。”

也就是说,除了他吕惠卿直管的帅司之外,漕司、宪司、市舶司,还有沿海水师所在的荆湖江淮巡检司等这些平行衙门,统统被他弹劾了个遍。

在座的都是修炼多年的官场老狐狸,回头再看吕惠卿的飞捷胜讯,大致就都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这便是就妥妥的挟功自重,因为在眼下的杭州以及两浙路的局势之下,他提出了这些弹劾,也都是有理有据,朝廷若是不准,那么他吕惠卿在接下来的事情上,是不是尽力、甚至做事的效果与成绩都会自当别论了。但是,如果全部应允的话,那么所谓的分权制衡一策在两浙路也就不复存在了,无论是漕司、宪司,还是新兴的市舶司以及沿海水师,恐怕都会有经受重创之后,要对他吕惠卿所掌管的帅司俯首听命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只是,以在座几位宰执们的基本经验来看,却是觉得吕惠卿的此举有过于轻佻与急躁了。就算是他真的想借功邀功揽权,其实也没必要这么直接地通过明章弹劾来实现目的。他完全可以在公开的飞捷入京时,附上自己的密奏,将同样的情况与官家细细说明,相信赵佶也地体谅他临危受命,手头的确需要这样一些便宜行事的空间。自然也不会完全驳了他的面子,大部分弹劾也是可以认的。

可是,这次吕惠卿却是直接以公开的弹章上奏,直接攻击两浙路那里的同僚,却是将官家与宰执架了起来,逼迫着立即要给他一个说法。要是以此腹诽的话,这实在是大不恭敬,明显是没将宰执们、甚至是官家放在眼里。

蔡京眼睛瞥了瞥张康年,后者立即心领神会地站出来道:“臣以为弹劾应奉局朱勔一事须得一分为二来看才是。其一,海盗侵扰两浙路已有一段时间,两浙各州县都在叫苦水师力量不足,难以面对海盗。而这朱应奉以其本意,也是为国分忧,主动帮助杭州筹建水师,加强江防。其行为可以参照勇敢效用法,本属可鼓励之举。”

加了右仆射在身的门下侍郎赵挺之,由于已经正式与蔡京并相,如同打了鸡血一般地,但凡有事,就会站出来与蔡京唱反调,此时他便站在那里哼了一声道:“按张枢密的说法,这个朱勔不仅是无罪,反而是有功喽?!”

“臣就是讲了要一分为二来看嘛。”张康国不慌不忙地说道,“朱应奉为国组建效用水师,当然是有功在先。·艘?嗖~暁*税*罔- `芜¨错^内?容?至于其二,这匆匆组建的效用水师,理应要经过足够的训练才上阵迎敌,而这朱应奉应该是没有经验,加上可能是立功心切、过于自傲,自是也就导致了后面的错误结果。所以臣才有这‘功过两相论’的看法。而至于是否以功抵过,还是功不抵过,还请各位共同发表意见。”

张康年的这一番辩述的确是滴水不漏,表面上是对朱勔进行功过两番的分别确认,当然实际上表达的便就是功劳不小、过错却是可以原谅的意思。

邓洵武赶紧跟上道:“要说这朱勔不通军务也是难免的,关键问题是这宇文伯修也算是做过好几任的帅司主官,却是他的轻率出巡的决定,才是导致最终水战失利的主要原因,所以更多的罪责理应由他来承担。”

因为官家这次已经批准了宇文昌龄的致仕请求,所以邓洵武现在放心大胆地把主要责任推到的这位致仕老臣的头上。然后再加上张康年前面所讲的朱勔之功,这明显就向着“功大于过”的方向而来了。

“好一个‘功过两相论’、好一个‘不通军务’,我大宋立朝百余年,大小事务皆有法度,擅自组军这是形近谋逆大罪,临阵脱逃,这是军中问斩重责,几位宰执,竟连这样的大过都能轻飘飘地一带而过,简直是旷古奇闻!”赵挺之不禁愤言道。

赵佶听着,他的眉头也皱了起来,提拔赵挺之出任右相,目的自然是看中了他不阿附蔡京,并且起到可以制衡其的作用。但是眼下讨论的这个朱勔,却是一直以来深得其欢心的办事之臣,赵佶有心在这种不重要的小事上放其一马,蔡京的几个同党猜度得清楚,本不有了前面一番言语之后,正好他便可以顺水推舟就此赦免了他。可是,赵挺之“逢蔡就反”的犟脾气,可是一点边界与尺度都没有,实在是让他有些厌烦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不想错过《风流大宋》更新?安装EZ看书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可换源阅读!

放弃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