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毕自严和倪元璐的交锋
倪元璐最后这句话一出,毕自严的眉头非但没有舒展,反而锁得更紧。~|微$£?趣?>小{说=|,网?] μ更2?新+[t最2§?全\?±
转身面向朱由检,毕自严拱手道:“陛下,臣斗胆,內帑担保,自是万全之策,然臣现在也不敢答应,还需看过倪郎中的草案,方能决定是否答应铁路司的贷款之请。”
朱由检微微颔首:“毕卿言之有理”
倪元璐闻言,倒也不意外,忙是从自己衣袖中取出了一份禀帖。
“少司徒,这就是下官和铁路司诸位同僚,做出来的草案,还请少司徒拨冗。”
接过倪元璐递过来的禀帖,认真的看过后,抬头对倪元璐问道:“倪郎中,这里面说,京津铁路四百里,耗资四百万银元,皆赖借贷。”
“以现在银行为储户开出的利息,一年就是四十万银元,就算是银行能够按照年息算,不按长期借贷算,以十年期计,本息合计也需八百万之巨。”
“铁路的修建工期是四年,也就是说在其建成后,需六年内年盈利一百三十余万,方能偿还。”
“本官看你这份禀帖上说,京津之间单程一人需花费一枚银元,就算是加上货运,恐怕铁路司也很难一年盈利一百三十万吧?”
倪元璐坦然回应:“回少司徒,按照下官等也曾去大榷场,以及海关衙门查看过相关账目,京城至天津卫,乃天下首屈一指之通衢,商货往来如织。3狐\?[恋§文}学?? ]?免£÷.费?{阅|读?a<”
“海外的粮食、香料等物资,源源不断的经天津港口,运到京城。”
“京城这边的布匹、钢铁、锅具、玻璃、水泥等物资,也经天津发往海外。”
“若铁路建成,其便捷远超车马……”
说到这里,倪元璐顿了顿,嗓音一沉,继续道:“以及漕运。”
这话说完,倪元璐的语气又恢复如常:“所以,臣等预计,货运收益,当不在客运之下,甚至犹有过之。”
毕自严并未倪元璐的说辞打动,而是继续追问道:“估算货运之利几何?需投入多少车头、车厢?日常维护、煤水消耗、人员薪俸,每年又需几何?六年盈利八百万,平均每年便是一百三十余万。”
“这一百三十余万,是毛利,还是刨去所有开支后的净利?若为净利,则每年营收需远高于此数方可支撑!”
他顿了顿,声音更显凝重:“再者,京津距离不过四百里,快马两日可至。@\¤看#-/书;?君[? £>无??错:?内-?容£”
“寻常百姓,若非急务,岂会花费一块银元乘坐?此价是否过高?若降价,则运客量需几何才能填补?货运定价又当如何?过高则军民裹足,过低则入不敷出,此中关节,铁路司可有详实章程?”
倪元璐被这一连串切中要害的问题,问得额头微微冒汗,他虽早有准备,但毕自严身为户部左侍郎,又总掌大明银行这种要害衙门,岂会被他三言两语说动?
倪元璐定了定神,再次从袖中取出一份禀帖:“少司徒所虑极是,此乃铁路司会同顺天府,及部分大商行初步拟定的《京津铁路运营条陈》,内有客货运价目、班次安排、成本核算之大概。”
“客运定价,我等考虑分段计价,如京城至通州、至河西务、至天津卫各段,价格不一,最低可至十数枚大子儿。”
“货运则按货物品类、重量、里程综合计价,亦较现行陆运为廉。”
“至于开支,机车、车厢、铁轨、车站、煤水、薪俸、维护等项,草案中亦有预估……”
他一边展开禀帖,一边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对毕自严解释道:“按下官等计算,只要铁路可以承运现在京津货运量的七成,六年内定可以偿清本息,并且还会有所盈余。”
接着,倪元璐又提高嗓音,情绪有些激动道:“且,铁路乃百年基业,除了要考虑是否盈利,还需考虑朝廷对地方的影响力。”
“随着京津铁路修建完成,朝廷对天津的掌控也会更进一步。”
“现在的天津,除了市舶司的港口,还有登莱水师设立的水寨,有海事学院,有铁甲舰船厂,当地人口这两年也是逐年递增,这等重镇,朝廷自然要紧紧握在手里。 ”
毕自严接过禀帖后,深深地看了倪元璐一眼,转身对朱由检躬身道:“陛下,既然內帑愿意担保,那陛下定然是圣心已决。”
“铁路之利,臣亦深知,乃富国强兵、掌控天下之利器,非区区银钱可衡量。”
“然银行之钱财,并非归银行所有,更非朝廷所有,乃天下储户之钱财,臣和银行不可不慎。”
“臣请陛下允准,给臣一些时间,容臣细阅此条陈,召各部衙同僚,就其中关窍、风险、利钱再行核算议定。”
“三日后,臣必当给陛下与倪郎中一个明确答复,在此期间,银行可先备下部分钱款,若议定可行,立时便可划拨铁路司,绝不耽误倪郎中开工之期。”
“另外,就算是银行决定放贷给铁路司,这四百万银元,也不能一次性全部交给铁路司,银行还需遣专员,监督这笔款子的流向。”
朱由检听毕自严如此说,心中对其很是赞赏。
“毕卿老成谋国,思虑周详,朕心甚慰,既如此,朕就准卿所请,三日之后,朕还在这里,听卿回奏。”
转头看向倪元璐,朱由检继续道:“倪卿,铁路司诸事繁杂,你也需好生准备,待毕卿核算无误,银钱到位,即刻全力开工,不得延误!”
“臣遵旨!”
倪元璐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是落下了,有了毕自严这个大财主的支持,铁路司终于是可以迈出第一步了。
“臣遵旨!必不负陛下所托!”
毕自严亦躬身施礼道。
朱由检挥挥手:“好了,毕卿一路辛苦,南直隶的事,过两日再禀奏也不迟,卿先回府歇息。”
“谢陛下,臣等告退。”
两人齐声应道,缓缓退出了乾清宫。
殿外,倪元璐对着毕自严深深一揖:“下官急躁,方才宫门处多有失礼,还请少司徒海涵,铁路一事,关乎社稷新局,下官实是心焦如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