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易中海仍拖延未给何雨水安装玻璃。
结果,贾东旭又被关了一天。
派出所的人告知贾张氏,若无何雨柱的谅解书,就得天天来为儿子送饭。
这年代拘留不管饭,即便无人送饭,派出所也会帮忙准备,但出去时需补交费用,否则后果自负。
贾张氏急得去找易中海,无论如何都要让他这个师父想办法。
易中海无计可施,只好趁上班时去食堂找何雨柱。
何雨柱提出条件:必须装好玻璃,在全院大会上公开道歉,赔偿医疗费、营养费及精神损失费等各项费用。
易中海试图以地位压制,但失灵了,何雨柱态度坚决,毫不动摇。
……
与此同时,东城区办公室主任陈刚亲自将表彰送到李卫国所在的轧钢厂。
尽管陈刚只是处级干部,但杨厂长依然热情接待。
轧钢厂位于东城区范围内,对上级需有所礼遇。
而且,陈刚此行代表东城区表彰轧钢厂职工,杨镇涛作为厂长自然不能怠慢。
对外仅称李卫国立下大功,但身为正厅级领导且是李卫国的上司,杨镇涛掌握了更多细节。
原来,李卫国捉住了重要目标——山本五十七,一个潜伏多年的纯种日本特务,干了不少惊人的勾当!
鉴于东城区给予李卫国高规格认可,杨镇涛提议晋升其一级待遇,从25级(相当于7级办事员)升至24级(6级办事员),工资从37.5涨至43。
消息迅速传开,李卫国得知后愕然。
他疑惑为何突然获得大量情绪值,难道急救法或心肺复苏发挥了作用?
次日向陈院长汇报工作时才明白,是陈刚的感谢信起了作用。
这位办公室主任确实够大气。
老陈随口提及的事,竟真将感谢信送至轧钢厂,他不是那种追逐名利之人。
不但给工厂送了表彰,还特地带王红霞母女前往李卫国家致谢。
这一举动让原本就热闹非凡的四合院更加沸腾。
李卫国立功获奖的消息早已传遍95号院,尤其是那些在轧钢厂工作的邻居们,对此议论纷纷。
原本不少邻居对李卫国心生嫉妒,如今见到王主任亲自登门道谢,内心更是五味杂陈。
读书果然重要,以后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多读书才行!
陈刚深知隐瞒自家事情毫无意义,索性坦然面对。
与其遮遮掩掩,不如直接大方处理,如此还能减少负面影响。
不得不承认,陈刚这一招确实高明,既赢得了好名声,又拉近了与李卫国的关系,可谓一举两得,毫无损失。
当然,结交李卫国只是次要目的,塑造正面形象才是关键。
李卫国年纪尚轻,陈主任并未将他放在心上,这再正常不过。
若见主角便失智狂热追捧,那才真是荒谬至极。
没有价值或地位的人,谁会无缘无故对你好?除非脑子出了问题!
李卫国历经两世,自然懂得这个道理。
即便不懂,系统也会让他明白。
比如陈刚的情绪值,除了那天山本落网时有所波动外,之后从未超过五十,说明陈主任根本不在意李卫国。
既然陈刚态度冷淡,李卫国自然也不再理会。
在他眼中,纵使对方身份再显赫、职位再高,若无法提供情绪收益,也无足轻重。
老实说,李卫国现在甚至觉得陈刚不如贾张氏有趣。
不过,王红霞母女却是例外。
不知为何,她俩的情绪值竟飙升至极点,从原先的两位数跃升为三位数,达到四合院其他住户的水准!
特别是陈婉,每当目光触及李卫国,便会双颊绯红,显得手足无措。
见状,陈刚迅速带着妻女离开。
该死!本想借此树立良好形象,却差点赔上女儿!
今后绝不能再让小婉与李卫国见面,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红霞,以后别让李卫国再来咱家,也不要带小婉去找他,听明白了吗?”
王红霞何等聪慧,立刻领会丈夫意图:
“你是担心小婉对李卫国有好感?”
陈刚语气严肃:“以后不准在我面前提那姓李的家伙,更别在他面前提及小婉,听明白了吗?”
王红霞虽有些失落,原打算给李卫国按摩放松,此刻也只能作罢。
——
贾东旭被禁闭一周后,终于返回四合院。
易中海并非为区区玻璃费介意,而是借此警示他。
自李卫国到来,易中海察觉贾东旭变得愈发有主见,若再不纠正,恐怕会失控。
同时困扰易中海的还有“二号候选人”傻柱。
这家伙愈发不听话,不知从李卫国那里学到什么,竟开始讨价还价。
——
傻柱近来心情甚佳。
贾东旭受罚入狱,他获得五十元赔偿金,连易中海也在全院会议上代贾东旭向他道歉,令其颜面大增。
然而好景不长,李卫国决定搬回正房,这消息让傻柱瞬间兴致全无。
随他去吧,不过是不能靠近秦姐而已,何必如此计较!
李卫国用墙上的水泥痕迹取笑,暗示即便如此,也听不到秦姐的动静。
——
如今李卫国手头宽裕,不再亏待自己。
他退租旧家具,换上全新一套,而非购买信托商店里的古董家具。
他对古董并无兴趣,认为越古老的物件使用过的人越多。
如今经济允许,他不愿凑合,也不愿冒险接触可能沾染他人历史的物品。
即使收藏古董,现在也不是最佳时机,只需找到合适渠道,就能以极低价格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