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我倒要看看他能说个什么花儿来,为什么说咱们爷孙三代人的答案不对。1\3·1?t`x~t?.^c+o!m¢”
朱元璋面子有些挂不住,冷哼一声道。
朱标同样也有些好奇,按理来说他们的答案应该是对的啊,为什么是对又不对。
至于朱棣,在陈平这里他的回答顶多得到一个“卷面分”。
“钱的确很重要,但你却只看见了表面,忽略了宏观上的视角,有一句话,叫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陈平这边已经开始授课了。
“上层建筑包含了我所说的政治、法律、基础设施乃至于一切思想和道德、艺术等等的总和。”
“而决定它们存在的,就是经济。”
“经济便是政治的基础,那么什么是经济呢?钱是经济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钱从什么地方来的呢?自然是需要劳动创造,也就是生产力。”
“那么劳动创造有了,怎么能换成钱呢?自然就需要交易了,并且你生产出来的东西,得是别人需要的,才能完成交易,也就是供需。”
“这个交易之中,使用的用来衡量事物价值的物品,便是货币,也就是我们口中的钱。”
“有了源头生产出东西,有了钱有了供需,还需要一套完整有效的秩序,确保交易能够顺利完成。*r·a+n′t?x¢t../c¨o¨m¢”
“如果说钱是看得见的河流,那么生产力就是河流的源头,沿岸冲刷出来的河床,就是运行的秩序,我们就如同河中的小鱼,交易彼此所需,这便是生态。”
朱元璋听的瞳孔一缩。
过去脑海中思考、实施的政令,种种奏折的内容,在这一刻被陈平的一番话牵引组合,最后轰的一声炸开,隐隐有种恍然大悟之感。
“这就是政治吗?听君一席话……”
朱元璋正要感叹,可目光一瞥,自己两个儿子还在场,顿时止住不说了。
“正是听君一席话,尤胜十年书啊!”
朱标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赞叹和佩服,双眼明亮有神,只觉得陈平这番话直接指向本质,让他对如今的大明现状有了另外一番认识。
源头、河流、河床、河中小鱼的生态,一切的一切,都变得有迹可循起来!
“这么厉害吗?”
朱棣仍旧有些懵懵懂懂,倒不是他没有慧根,主要现在的他还没遇到黑衣宰相,另外一个侄儿也没有上位。
没有外部压力,朱棣纵然很有潜力,但现在他还是一个十八岁的铁憨憨。
这也是为什么陈平放弃朱棣的原因,等到此子打磨完成,他指不定早就被朱元璋砍头回去当千万富豪了,还不如换一个方向影响大明和后世。+x\d·w¨x.t^x,t¨.`c?o-m,
“先生,既然经济这么重要,那么皇帝只要把经济搞好了,是不是就能国泰民安了?”
朱雄英问道。
“正解。”陈平称赞了一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百姓想要吃的好穿的暖,就要发展经济,也是一国安定的基础方针,所谓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就是这个意思。”
陈平说到这里,想起朱元璋的种种政策,恨铁不成钢的痛骂道: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你爷爷朱八八了!”
“这朱八八他懂个劳什子经济,重农抑商,有他这么干的吗?不顾社会发展,开历史倒车,真想把他从皇位上拽下来!”
朱雄英吓得身体一颤,急忙摆着小手:
“先生,不可妄言啊!”
哪怕他还小,却也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